舞出生命的光和熱

舞出生命的光和熱

 

姜愛玲

宇聯心理治療所/資深舞蹈治療師

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/理事、專業認證舞蹈治療師(CDT)

台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/監事、認證健康管理師

 

(原文刊登於張老師月刊377期 2009年5月)

我們打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,就揮舞著手腳表達自己、接觸外在的人事物,從中逐步形成對於自身與外界的認知及感受。待年齡漸長後,我們也同樣以口語及各種如音調、表情、姿勢及身體動作等非口語的方式,表達自己的喜、怒、哀、怨、樂和想望,並且和外在環境產生連結。我們就藉由這樣的表達與他人互動、與自己溝通,暢通自身內在情感的流動。

兒時的我們能在短短數分鐘內表達所有的情緒,一舉手、一投足皆是如此自然,盡情抒發之後,又像沒事兒般地繼續玩耍嬉戲,方才的氣惱彷彿早已煙消雲散。然而,成長過程中的教條、規訓及伴隨著歲月而來的各種課題,使我們越來越壓縮自己的身體與情感空間,情緒疏通的管道日趨狹窄、阻滯,心靈的感受力及承載力亦隨之越來越薄弱,久而久之已不知該如何適切抒發自身的正、負面情感,哭、笑好像變得越來越困難。於是,生活中種種困擾著我們的狀況,便累積成窒礙、疏通無門的壓力,長期擠壓著我們的身心,讓我們容易因小事而引爆情緒狂潮,更會讓身心產生種種不適。生命的能量與熱情,就在這樣的循環中消磨殆盡。

 

身體是我們所擁有的最佳良伴,我們能在自然的律動中探索、感受內在,在舞動之中與自己的心更貼近。不過,即便人們一出生就舞動著自己的身體、宣告自己已來到這世上,但是在普遍的觀念中,跳舞卻總是和所謂的美感表現劃上等號,若無法跳出一套舞步或擺出架勢,就認定自己「不會跳舞」,一想到跳舞就害怕。另外,社會化的歷程與過度重視智能的風氣,也使我們逐漸忘卻了肢體自在舞動的本能。其實,在語言文字、思考和圖像之外,我們亦可透過身體動作打開自己心中的那扇窗,感受、學習與了解那些遁隱於心靈深處、「盡在不言中」的感覺。

 

以我本身為例,我從小就很喜歡舞動自己的身體,無論是在舞蹈教室或自己的家中,我都可以很自然地隨著音樂節奏或自得其樂地起舞。唯一不同的是,當我學習如芭蕾、民族、爵士等任何具有固定結構的舞蹈時,必須依照老師所教的動作去學、去做,在反覆的練習中努力達到「美」的標準,若舞出來的動作無法合乎老師的要求,就開始擔心自己是否跳不好、沒天分。反之,當我在家中抱著心愛的貓咪搖擺,或隨著心中的旋律起舞時,我感覺到自己「自由」了,不再需要遵循別人的指令做動作,而是感覺高興時就蹦蹦跳、感覺難過時就輕柔地搖啊搖,在舞動中抒發諸多內心的情緒,當下只覺淋漓盡致。

肢體互動讓人際關係更活躍。(王一郎/攝)

 

為了幫助大家透過舞動重新發現身體內在的珍貴資源,近年來我常透過各種課程、團體與講座,引導成員們運用自身的創造力跳出自己的感覺、自己的舞。我經常帶領成人舞蹈治療課程及團體,成員當中有舞蹈科系學生、其他大專生、一般上班族和家庭主婦等。在團體中,我看到原本害羞拘謹的學員,在舞動之中逐漸拋開加諸於自身的框架、勇敢地舞出自己,也看到了舞蹈科班出身的成員,在自由舞動的過程中覺察到自己的動作似乎缺乏真實的情感,更看見平日生活緊張忙碌的上班族,在呼吸、放鬆、伸展和舞動之間,發現自己在匆忙的日常生活步調中,任由緊繃的情緒逐年累積成身體部位的酸、緊與疼痛。透過舞動,他們發現自己原來好久沒有這麼輕鬆、愉快了,進而領悟到好好照顧自己、安頓自己的身心是多麼重要。

 

運用彈力繩體驗束縛的流動,連結到日常生活的壓力應對(上圖),

並激發創意互動(下圖)。(王一郎/攝)

 

在帶領病患團體的過程中,令我感到改變及收穫最大的,就是長年為憂鬱症所困擾的病友。憂鬱症病友在團體的初始總是相當拘謹,習慣坐著低頭不語,表情若有所思,在活動中所呈現出來的身體動作也多半是輕緩飄忽的,沒有明確的方向性,也缺乏動力。當我與協同帶領者邀請他們分享時,他們大多只是靦腆地微笑、搖搖頭,然後又把頭給低了下去,呈現出來的身體姿態是內縮、下沈且缺乏活力。隨著團體次數的增加,我發現他們的身體逐漸開展,動作越來越有變化、張力和創意,在舞動的過程中,他們的臉上不時浮現出開心的笑容,也開始嘗試在團體中分享自己對於活動的感受,休息時會找我們或其他團體成員聊天,到後來甚至和其他成員相約課後用餐或逛街,在團體中建立人際支持網絡,揮別因自身處境所帶來的人際疏離感。每當我從團體成員的身上看到這樣的轉變,心中真的感到非常欣慰,因為他們藉由身體的自由舞動打開了自己塵封已久的內心、重新尋回生命的原動力,並且在團體中持續建構與自己和他人的關係,而靈活有力的身體動作,也為接下來的人生開拓了更多元豐富的可能性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身體的舞動其實很簡單,性別不是問題、年齡不是距離;舞蹈治療中自發的創造性舞動,並非學習某種特定的舞,而是透過身體自然的律動抒發情緒、釋放身心的緊張和壓力,讓心靈更加輕鬆自在。此外,舞蹈治療非常注重人際互動,我們在動中不但可以和自己交談,更能夠與他人交流,讓不同年齡的人在舞動之中彼此欣賞及了解,並且與週遭環境產生連結,具體感受到存在於天地宇宙間的這個獨特的「我」,在舞動中重新找回對生命的熱情與希望。所以,何妨打開心、伸出手,一起來跳舞吧!(作者為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理事/講師/專業認證舞蹈治療師、淡江大學兼任講師,著有《心在跳舞:遇見舞蹈治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