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被關係霸凌的掙扎

孩子被關係霸凌的掙扎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 / 趙守箴諮商心理師

 

每次在會談的時候,遇到關係霸凌的受害學生父母,總是聽到他們很著急地問該怎麼辦?因為孩子要休學,在班上很痛苦,但如果休學,孩子在家成天無所事事,作息顛倒,整天上網也不是辦法,不休學孩子天天鬧不進校,曠課一堆就快要保不住學籍了。通常父母千篇一律都說孩子是逃避,只想要快點離開,不想面對問題... 這個禮拜去演講,我也問了爸媽們,如果孩子跟不喜歡的人同在一個空間,你希望他們怎麼做,第一個回答比較合理:少理他;第二個回答就變成:釋出善意我請爸媽們設身處地想:如果是你跟一個不喜歡的人同處一室,你會釋出善意嗎? 答案是...不會 然後,我再問關係霸凌的受害者父母,如果是你在辦公室被同事明顯的排擠,現在已經到達處境最困難的高點,同時你還得要繼續在這個位置上留任2-3年,你會不會很想離職,你會不會覺得不管用什麼方法都難以修復關係的時候,感到痛苦而不想面對?如果這時候,身邊的人一直要你去面對,認為你離職是逃避時,會不會感覺到壓力更沉重?國中時期和工作的第一年,我都曾經面對排擠,現在所謂的關係霸凌,看到被霸凌的孩子,也跟我當初一樣,心中的傷害、想報復和懷恨的心情,不是一時就會好的,就我自己來說,國中的傷害拖到升高三時候才好,那還是因為上帝特別的恩典,工作第一年的傷害,更是拖到好幾年之後,才真正平息。在工作的現場,大學的孩子帶著中學時期的關係傷害挫敗,進到大學生活更是有的。雖然在我個人而言,饒恕和原諒仍是復原的最佳解,但畢竟不是一時之間能做到的... 課業與未來發展很重要,希望父母也可以經過設身處理的思考後能理解,當面對人際關係艱困的習題時,自己都無法有善解的方法,就別再拿逃避、不去面對解決這種大帽子來壓孩子了,得到的,只是孩子逃更遠,親子關係更緊張僵化,結果不僅孩子的課業問題無法解決,身心的傷害也是延續更久更深而已吧...

 

日前,新聞大幅報導建中學生臥軌自殺事件,報導中提到,這名學生在校成績中等,人際關係良好,近期曾被老師發現有情緒異常,而帶去三總接受藥物治療,當日未到校也有親人陪同散心,但最後仍無法挽回該學生自殺;歸咎自殺原因有些認為是建中名校的課業壓力,有些則認為是與家人爭執後的情緒因素造成。

事件過後,網路上揚起一陣討論,撻伐分數導向的教育殺人。事實上,課業的壓力或挫折不能成為青少年的自傷唯一因素,只能說是其中一種主因。

有孩子到了大考或即將面臨學測、基測之際,因為擔心自己的表現失常,加上承接來自父母、環境或自己的期望,而出現退縮、情緒反常的情況;另外有些孩子考上的學校並不如預期,而將自己過去的努力過程抹煞歸零,孩子在升學競爭和大環境瀰漫著”不升學=未來無工作”的壓力下,不知不覺將學業成績與個人價值劃上等號,當學業失利挫折時,就不知道要如何來看待自己、看待挫折,而將挫折認為是人生不可磨滅的失敗。

另有一些孩子是考試得利,被歸進較好的班級或學校,但是實力卻無法跟上這些班級學生,苦苦追趕下,也讓孩子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。

除了學業壓力,親子關係、人際關係和情感議題都是青少年成長階段必經的議題,同時也是導致孩子可能自傷的主因。

在親子關係方面,因青少年進入有更大自主和獨立的學習階段,同時,在界線、紀律與權威上,父母會常感受到孩子的挑戰,覺得孩子不再像兒童時期乖巧聽話。有的青少年在會談時,自己苦於父母管教方式遠低過自己的實際年齡,比如大學生抱怨父母要求晚上八點前要到家,青少年被要求三餐不得外食,在家飲食要吃青菜、喝牛奶和營養品;又或者父母不停督促孩子的學業成績,但是到了升大學,卻不知道要選擇什麼科系,有的父母更是用權威壓迫孩子選擇父母認為未來比較有出路的科系,漠視孩子的喜好,孩子在大學中,痛苦地學習,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興趣可以轉向,即便孩子有想要嘗試的方向,也可能屢次向父母抗爭失敗;缺少尊重和自主的空間,孩子對學習和生活皆失去興趣,把心力都拿來對抗父母一味要求,而不能完成自己的成長階段任務。

有的家庭親子關係疏遠,或是隱藏的家庭信念規條,讓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管教或重視有別於其他手足,找不到獲得關愛的方式;不論是親子關係中的哪種情況,概括而論,青少年在親子關係最大的挫敗,就是和父母的溝通不良,內心的情感和想法無法被理解。

發展階段上,人際關係是青少年所重視的事情,但不幸的是,不同形式的霸凌問題一直層出不窮,網路霸凌的問題更是將霸凌從學校生活延伸至個人生活領域,讓被霸凌的孩子沒有喘息的空間;北美曾報導一名青少女長期被霸凌,在她自殺的當日,不僅在學校遇到同學戲弄她,回家路上和手機簡訊都遭到同學霸凌。青少年在高度的人際緊張壓力下,不僅視上學為畏途,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,處理身心上的痛苦,更是讓孩子心理壓力遽增,甚至產生自傷的企圖。

另外一種人際關係上的傷害,是好友的背叛、疏離或反目,也是讓青少年受創頗重的人際議題。過往的密友背叛,特別在女生關係上更容易被發現,孩子不能理解為何好友會背叛自己,因此將問題癥結導向自己,為關係的轉變背負過多責任與自責,又可能因好友不願意溝通,無法有澄清解釋的機會,很難將情緒釋放、選擇原諒。

年紀較小的國中生則是會因為同儕壓力與模仿,將割腕視為尋求同儕認同的方式(例如,小團體中每個同學都割腕,如果不這麼做就不是他們的朋友),或是學會將割腕當作情緒宣洩、博得注意力的方法。

最後一個讓孩子承受過大傷痛而自傷的主因─情感因素,在成人社會中,不論自殺或殺人的情殺事件不斷出現,可以理解情竇初開的初次戀情殞落時,對青少年是多麼的不捨、不解與心痛。

在遭遇這些壓力時,青少年最大的困難是身邊經常沒有傾訴的對象,也沒有關係良好的成人可以提供指引,因此壓力不斷的累積,直到遇見最後一根稻草而引爆,所以最好的預防之道,是與孩子保持暢通的親子關係。

 

從上述討論中,可知孩子並不是完全無徵兆、無預警的情況下,發生自傷或自殺事件,都是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累積,其實只要身邊的大人注意,這些徵狀是有跡可循的。

參考憂鬱相關指標和《啊!自殺?!》所列青少年自殺徵兆,整理列舉如下:

 

行為方面

1.突然改變行為模式。例如變得特別多話;特別大膽或暴力;改變交友、飲食、睡眠模式,或改變外表打扮;人際退縮、情緒或與人互動反應異常。

2. 退縮。包落突然變得安靜或退出平日參與的活動

3.過去從不違法犯紀的,現在觸及違法行為。

4.嗑藥及飲酒,尤其以前不曾這麼做的人,現在出現這種行為,要特別注意。

5. 常有人說他在家老是找麻煩。

6.無法與人正常溝通或拒絕討論目前遇到的困難。

7.顯著極不尋常的脫序,或似乎有意地把一切弄得「亂七八糟」。

8.無故終止協談輔導。

9.突然出現許多一般性自我毀滅行為,如開快車、嗑藥、酗酒或暴力及逞凶好鬥。

10. 離家。如果是因為與父母處不好而離家,更要小心。

11.逃避課業或上課

 

情緒方面

1.長期倦怠感,尤其因為缺少課外活動或人生方向、興趣及目標引起的倦怠,抱怨活著沒有意義或認為自己沒有價值。

2. 表達無助及絕望的感覺。

3.非理性的想法,特別是出現幻聽或其他幻覺。

 

生理方面

1.容易疲倦,常常抱怨身體舒服,如頭痛、胃痛等等

2.突然長胖或變瘦

 

生活壓力方面

1.最近遭遇創傷事件,如朋友或家人死亡,雙親離異,學校表現不好、嚴重外傷或戀情告吹等。

2.新近遷居到新社區,但還未真正融入這個社群。

3.因為連續成功或受挫而來的許多壓力。

 

自殺意念或企圖方面

1.對死亡及其相關事件特別感興趣。

2.威脅或常談起自殺,也包括留言說要自殺,甚至留下字句或遺言。

3.開始把貴重物品分贈他人,或分送心愛、重要的東西

4.彷彿要與朋友告別

5.最近開始詢問自殺工具的取得方式,以及準備傷害自己的工具。

 

對於曾經自傷過的孩子,除了上述參考列舉項目外,孩子若有壓力或異常反應,父母警覺更要提高。對於處在高度危機的自傷企圖下的青少年,父母親友可以這麼做:

1.情緒要穩定,讓孩子覺得有個穩定的成人可依靠;不要對孩子指控、責備,增加孩子心理負擔。

2.隨時有人陪在身邊,不能留下孩子獨處,陪孩子度過高度自殺企圖的時間。

3.不勉強孩子說或做什麼,支持並願意等待和傾聽,建立信任關係。

4.告訴孩子你能做的事情,若向孩子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,例如:若承諾隨時都會接聽電話,就要盡量保持電話暢通,當接到電話時,不要顯出不耐或是沒空聆聽。

5.試著了解孩子的困難和需求。

6.穩固的情緒支持和關係,增加人際資源,在危機情況下,需要一群親友來輪替陪伴,而不是單打獨鬥。

7.向醫院、專業人士求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