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碎的消息

心碎的消息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 / 趙守箴諮商心理師

 

六月11至13日三天中驚傳北部三所大學各有一位同學自殺身亡,其中兩名女性同學據新聞消息指出,自殺原因與感情因素有關,年輕的生命就此消殞,令父母親友痛心,也留下許多遺憾與不解。新聞發佈時間洽逢期末,自殺效應激起的漣漪,讓學校的相關輔導人員不禁擔心,暑假期間學生返家之後,狀況不佳的孩子或是受到自殺事件影響的學生們,能否平安度過暑假輔導空窗期,並且身心平穩地度過長假,東吳大學諮商中心因此對校內發佈公開信,期望能鼓勵學生注意身邊同學狀況,信中提到:「名作家黃春明的兒子在三十幾歲的時候也自殺了,黃春明後來寫了一首詩給自己的兒子。短短的幾十個字,用常見的生活瑣事,簡單的寫出一種無力的哀傷,那為人父母的哀慟,令人心酸動容。

『國峻,我知道你不回來吃晚飯,我就先吃了。

媽媽總說等一下,等久了,她就不吃了。

那包米吃了好久了,還是那麼多,還多出象鼻蟲。

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,她就不想燒飯了。

她和大同電鍋也都忘了,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?

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。

現在你不回來吃飯,媽媽什麼都沒有了。

媽媽什麼都不想做,連吃飯也不想。

國峻,一年了你都沒回來吃飯,

我在家炒過幾次米粉請你的好友,

來了一些你的好友,但是袁哲生跟你一樣,他也不回家吃飯了

我們知道你不回來吃飯;就沒有等你,

也故意不談你,可是你的位子永遠在那裡。』」

 

﹝難以磨滅的痛﹞

詩詞中,道盡父母心中的矛盾之情,既知道孩子已不在人世,卻又下意識地否認抗拒,不想要接受事實,就像一聲聲永無回應的吶喊:孩子,你究竟是為什麼要這麼做?究竟是遭遇什麼困難,為什麼不肯告訴我們?這不會是真的,孩子快回來吧!

走過悲傷的第一個階段「震驚否認」,接下來的階段是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沮喪,最後是接受。在「憤怒」階段,人的反應開始用憤慨怒氣來對抗悲傷事件,於是會問:孩子,你為什麼這樣對我?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到這麼大,老天爺真不公平!為什麼學校老師同學不早點透露消息?

第三階段「討價還價」,心情開始轉變成期望能做些什麼事情,來交換這件事情的發生,讓事情能有所轉變,比如:我希望能做任何一切努力,只要孩子能回來;孩子,為什麼走的是你,不是我?可以的話,我願意用性命交換。

第四階段「沮喪」,當所有一切的想法和努力,都再次證實無法改變事實時,情緒漸漸從激動轉變成沮喪消沉,例如,有的父母思念孩子甚深,終日足不出戶,總是佇足在孩子的房間,睹物思情;有的藉著孩子生前的所用之物,想著孩子以前的身影,用著孩子的東西,彷彿孩子仍然在世。

最後,當心中的悲痛隨著時間而釋放,漸漸地從不願說再見,轉變成害怕隨時間流逝而忘記孩子,最後是懷念著孩子生前的美好與回憶,接受孩子已逝的事實走下去。

 

﹝還原自殺的真相﹞

不論是自殺成功或是未遂的孩子,父母在遭受重大衝擊時,多少不免要經歷這些悲傷階段,然而身為父母,該如何看待孩子自傷的行為?又該如何去面對處理呢?

自殺或自傷其實傳達了幾種不同的意涵,首先自殺者都是呈現失控無助和絕望的狀態,從新聞報導中,可以理解到每一個自殺者不是無緣由的要自我傷害,通常都是因為對某種關係、問題感到無力改變,認為已超過自己能夠承擔和處理的範圍,因此在失控狀態下將自殺視為是一種解決手段。

自殺也是一種強烈的訊息溝通,因為在挫折的關係或事件中,產生的強烈痛苦情緒,由於自殺者不知道如何自我照顧內心泉湧而出的傷痛,因此有的人會採取割腕的方式來宣洩痛苦,讓強烈的身體痛楚來代替或暫時遏止心裡的痛楚;有些自殺者則是害怕宣洩情緒後更加崩潰,而亟於逃避情緒上的痛苦,想要讓自己睡著或失去意識,所以有些人在強烈渴求立即睡著的情況下,會無節制的使用酒精或安眠藥,導致自殺的行為產生,也有自殺者因為屢次採取用藥或酒精的方式,而有企圖地服用更大量酒精或安眠藥,只為求一睡不醒。

最後,所有的自殺行動都會引起關注,縱然是負面的關注效應,但由於當事人若長期渴求關愛而始終不得法時,自殺引起的關切和關心的眼光,反而讓自殺者得到想要的注意,所以有的當事人為了得到關懷或是所欲之事,總是以死作為交換條件,邊緣性人格疾患也常是此種自傷型態,但遺憾的是,有些自殺者經常以此做為手段來操控身邊的親友時,久而久之,自殺者得到的關注又再度下降,也可能迫使自殺者採取更危險激烈的自我傷害方式,來尋求身邊親友的注意力。

不論是哪一種自殺的意涵,總括而論,其實都是自殺者遭遇了生命中的困境,一時找不到出路,也無法自我滿足內在需求,導致內在耗竭,外在情境失控,所以也是一種強烈的求救訊號。

 

﹝倖存之後﹞

父母在面對孩子自殺後倖存,除了震驚和強烈的情緒感受外,不免就是對孩子的埋怨或責怪,不論是用激烈的表達方式,或是不禁意幽幽地吐露,其實都會更加繃緊脆弱的神經,因為孩子是困境的受挫者,父母是自殺事件的受創者,雙方都在強大的情緒壓力下,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再承受更多一分的指責或不滿,就好像大病初癒,還需要很多的支持、關懷與協助,才能走過傷痛,化解困境。

 

大提琴家林照程的大女兒是極重度發展遲緩兒,在天使心基金會創立之後幾年,某夜在家中因器官衰竭,安詳過世,林照程在分享中,對女兒過世雖有抱歉不捨,但仍懷著關懷遲緩兒家庭的心情,繼續運作天使心基金會。關渡基督書院副校長的兒子,在澳洲讀書時,因黑人車禍肇事,導致孩子當場死亡,也曾在校園書坊新書發表時,現身談論喪子之痛。雖然他們的孩子不是自殺身亡,然而身為父母同樣有著喪子之痛,他們選擇在傷痛之後,將經驗轉化為關心相似遭遇的家庭,期望能為這些家庭點亮一點希望。

 

◎本文已投稿至論壇報愛家版